82岁老人登顶珠峰大本营!逆转糖尿病:他告别终身服药

时间:2025-07-06 10:45:00

7月5日,“逆转糖胖 聚力突破”糖尿病管理学术年会上的一幕令人动容:87岁的刘先生精神矍铄地分享道:“81岁的时候,我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胖逆转训练营,不到两个月我的血糖就正常了,困扰十几年的血脂也正常了。50天左右我就停了药!”

“2020年,我登顶海拔50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当刘先生话音刚落,全场响起掌声,这不仅是刘先生战胜糖尿病的奇迹,也是无数糖尿病患者的梦想。该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表示,团队的使命就是改变糖尿病终身服药的治疗模式,让患者少吃药、不吃药,血糖稳定,并发症减少。

7人中就有1人糖尿病,重新定义治疗目标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糖尿病地图”显示,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相当于每7人中就有1名患者,同时,中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总数达2.74亿,其中,1.17亿人存在空腹血糖受损:1.57亿人存在能耐量受损。

糖尿病发病率高,控制率却不高。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指出,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36.7%)、治疗率(32.9%),控制率(50.1%)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传统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来降糖,然而药物越吃越多,血糖却不达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直言,“同时,长期服药会导致药物毒性损害,并发症难避免、医疗费用增加,患者幸福感降低,平均寿命缩短。”

面对这场健康危机,医学界正在重新定义治疗目标。

“糖尿病‘缓解’的治疗理念逐渐成为新目标。”该中心主任医师陈波表示,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显示,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某些干预措施(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代谢手术、药物治疗)后可停用降糖药或转为低强度降糖治疗而血糖仍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多数学者用“缓解 ”来描述这种代谢持续改善至接近正常的状态!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

逆转糖尿病,停药不等同于痊愈

何为糖尿病缓解?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呢?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首次提出“缓解”概念,缓解的标准也在经历多次更迭后达成初步共识。2021年,ADA/EASD/ENDO/Diabetes UK《共识报告: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及解释》中将糖尿病逆转定义为在停药状态下,HbA1<6.5%,至少3个月。

陈波主任表示:“逆转糖尿病要求在停药状态下,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这种代谢持续改善的状态被称为’缓解’。”在省二医的临床实践中,体重管理成为关键突破口。陈波引用国际研究数据:“当体重减轻>15kg时,2型糖尿病的完全缓解率可达86%。”《柳叶刀》最新荟萃分析更揭示:体重每减轻1%,糖尿病完全缓解概率就增加2.17%。

但是,徐谷根主任强调,逆转成功后,停药三个月血糖指标恢复正常。停药却不等同于痊愈,逆转成功需持续监测和每年OGTT(糖耐量试验)复查。持续监测与复查重要性逆转后仍需定期检查,确保病情稳定,防止复发。另外,逆转不局限于胖人。糖尿缓解非“糖胖”专属,研究发现,瘦人也可以实现糖尿病逆转。

省二医糖胖逆转中心主任医师陈波

普及糖尿病逆转技术

到底是什么技术和方法能让糖尿病得到缓解?据了解,徐谷根主任团队打造的“五一工程”开创了逆转新模式。这套融合中医西医的“2+N”系统疗法,已让上万患者获益。

“90岁的黄阿姨,是一名浙大退休心理学教授,她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5年前得了一次中风。在省二医逆转治疗6个月后,降糖药不用再吃了,血糖、血压都很稳定。”徐谷根说,现在,黄教授可以自己买菜做饭,平时还会抽空到省二医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讲课分享自己的“糖尿病逆转”经历与心得。

据了解,省二医的逆转方案涵盖膳食风险测评、营养处方、康复训练、中医食疗与经络调理、运动处方及心理睡眠干预等个体化综合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责任医生与多学科团队全程跟踪复诊,确保患者血糖达标,恢复自身血糖调节功能,预防并发症。

然而这套技术推广之路仍面临挑战。“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不足,还有传统’终身服药’观念根深蒂固。”徐谷根坦言,费用压力、专业团队配置困难以及患者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都是现实障碍。“对于患者而言,知行合一难在‘行’,尤其是难在坚持,而实现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是逆转病情的关键。”

展望未来,徐谷根主任充满信心:“团队将会结合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实现千人千面的逆转方案定制。同时,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推动技术纳入国际诊疗指南。此外,我们还将开展糖尿病逆转技术培训班,提升全国医疗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改变糖尿病终身服药的现状,让更多患者受益。”

文、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何昊书 蒙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