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丨绝了!为了这口“香”,她拼了17年→

时间:2025-05-03 10:31:00


为了一份热爱的职业,她改变了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剪短了最喜欢的长发、舍弃了一切与香味有关的日用品。她用初心致匠心,数十年如一日,怀着满腔热爱,铸就非凡,她就是用十七年光阴将自己淬炼成“活体检测仪”,以超越精密仪器的感官敏锐度,守护着每一滴酱酒品质生命线的全国劳模何开萍。


“这个酸涩味偏重是因为我们在堆积发酵过程中,糟醅温度没有起来,温度偏低导致”。



眼前这位通过简单的酒体品评就能精准回答各类关于酒体风味变化的人就是何开萍。2008年,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她进入习酒公司工作,成为勾贮中心的一名化验员,主要负责参与酒体的分析与设计。在谈及职业转折点时,她仍然记得那个颠覆认知的瞬间,一位品酒老师傅仅凭味觉便精准判断出酒体数据,与仪器分析结果分毫不差。


"我发现感官检测竟能像仪器一样精准,这让我感到十分神奇。正是这种奇妙,促使我深入探索这个职业。"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副主任何开萍说。



就这样,一颗“好奇的种子”在何开萍心里生根发芽。从那之后,她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开始下意识地学习酒体品评。从“滴酒不沾”到每日品评上百杯酒,何开萍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淬炼。初尝53度白酒时,灼烧感从舌尖蔓延至喉咙,她硬是逼着自己从“舌尖轻触”开始,逐步适应酒体的烈性。“日复一日,从一小杯到50毫升,舌头像被砂纸打磨过一样发麻发白。”


品评与勾调,是酱酒生产的核心环节。为保持味觉的敏锐,何开萍舍弃了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并告别了香水、护发素等一切含香味的日用品,甚至剪去心爱的长发。“酱酒的香气本就微弱,若品酒师身上带香,便可能掩盖缺陷。”在采访中何开萍笑着告诉记者:“如今早忘了自己长发的模样。”



为了这份热爱的职业,何开萍舍弃了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所幸,付出终有回报,她凭借过硬的实力和专业技能,先后在市、省、全国多项白酒品评、勾调等技能比赛中,过关斩将,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还曾连续两届成功拿下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的桂冠。"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我们坚守质量大门,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确保每一滴酒的风味稳定如一,因为这不只是品质,更是企业的生命和消费者的信赖。"


作为新时代产业技术工人,何开萍常怀敬畏之心,坚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在岗位上充分发扬“三牛”精神,专注于白酒技术革新、产品优化升级、技能人才培养等,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书写灿烂辉煌的人生华章。



记者:杨云飞 杨梦云 习水融媒

编辑:王芮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