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据报道,两位女子请24位陪爬一起登顶泰山,花费近3万元。陪爬年龄最小19岁,最大不超过26岁。
当事人郭先生称,一路上会给她们扇扇子,哄她们开心。他们还抱着40斤的小朋友登山,孩子全程脚没有落地,被接力抱到了山顶。
“陪爬”职业突然火了
登高望远成为了很多人出游时的一种选择,但不争气的双腿总是因疲劳过度从山顶“抖”到山下,陪爬行业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在社交媒体平台输入“陪爬”等关键词,能看到众多等待招募的自荐话题帖。
2024年10月,网友孰可司国庆期间雇佣两名大学生陪自己登顶泰山的视频爆火。5分多钟的记录中,身材健硕的陪爬者无时无刻不在调动着孰可司的情绪:从拉起横幅到车站接站,到在山上徒手开西瓜、掰榴莲,再到扛起体力不支的孰可司登上南天门……陪爬者有一个原则,不让一句话掉在地上。
收获情绪价值,这也是大多数人决定购买陪爬服务的一大初衷。消费者杨千语透露,陪爬者长期研究同一景区,能够准确制定线路图并提供景点讲解,会让爬山的过程不再枯燥。据记者观察,这也是大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共鸣。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
陪爬遭遇诈骗
作为新崛起的一片市场,陪爬行业也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
几位首次找人陪爬的游客对记者表示,他们都遭遇了骗局。据悉,有游客在出游前10天通过社交平台与一位陪爬者建立联系并支付了100元定金。她本以为这是一段新奇的体验,但当抵达景区后,却发现已经无法联系上陪爬者。此外,即使在转账支付定金时曾受到过诈骗提醒,仍有部分消费者落入圈套。
此外,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部分陪爬人员存在服务态度消极的情况,甚至会催促登山、嘲笑消费者。
对此,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芮欢月律师表示,陪爬行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领域,目前尚缺乏相应明确的服务规则和标准。她指出,随着陪爬山市场的持续升温,被利好吸引的更多从业者可能纷纷涌入,而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当下的监管缺失会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滋生不法欺诈行为,进一步增加游客安全风险及权益受损风险。
“当下陪爬服务提供者主要通过社交平台招揽顾客,且普遍采用口头约定,双方权责并不明确。因此一旦发生意外或纠纷,游客权益亦难以获得有效保障。” 芮欢月律师认为,有陪爬山服务需求的游客应谨慎选择陪爬人员,并尽可能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其他形式的留痕记录来明确双方权责,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来源 | 羊城晚报综合 潮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