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
当世运圣火点亮蓉城夜空,四万余枚警徽在党旗指引下汇聚成守护平安的星河。世界运动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面对这场世界级赛事的安保大考,成都市公安局党委以最高站位擎旗定向,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安保实战效能,用“党建红”引领“公安蓝”,在安保最前沿书写对党忠诚的时代答卷。

党委擎旗:战地一线筑堡垒
“安保任务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这是成都公安“党委沉到火线、支部扎在前沿”的生动缩影。世运安保启动以来,按照公安部、公安厅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建立战时指挥体系,强化战时党建引领,勇担主场主责,党委班子成员头雁领航,分片包干重大任务区,靠前部署指挥,一线督导推动。同时堡垒前移,在开闭幕式、世运村、场馆、要道等安保关键部位成立临时党总支1个,临时党委3个,临时党支部59个。

“一代代公安人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用辛勤和汗水守护着城市发展、万家灯火、岁月静好。”今年“七一”建党节市公安局党委发出《致全市公安机关党员民警的慰问信》如同参战的号角,激励全体党员以“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本色,以“五个最过硬”的高昂态势,在安保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室外温度40℃,步巡25公里……” 太古里快反点位90后党员王帆看着跳动的数据。青年作为公安队伍中最富活力、最具闯劲的力量。市局围绕情报研判、打击犯罪、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等安保链条各环节,组建、命名、授旗一批“青年突击队”,坚决响应“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号召,由1800余名青年民辅警组建的100余支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积极响应“把党旗插在安保一线”的倡议,请战到最艰苦、最关键的岗位上,在控风险、盯重点、守关键、管危险物等各项任务中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展现成都公安青年的硬核担当。

“这枚党徽配勋章,是咱最好的退休礼!”8月12日,在四川省体育馆,市局党委战地授奖现场,立功奖章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光芒。60岁的老党员秦真发,将36载党龄荣光与满鬓风霜,无声地熔铸在安检通道忙碌的身影里,这是退休前的最后一天,也是他用一生忠诚守护的寻常一刻。他与同是党员的颜冬梅相视而笑,双手抚过警服上并肩闪耀的红色徽章与金色荣誉。
勠力同心:枝叶关情聚伟力
8月9日正午,世运村A区警务站。警保处党员服务队正搬运第8批防暑物资,一份份“清凉包”装着党组织的牵挂:冰袖防晒喷雾保护裸露皮肤,医用冷敷贴缓解晒伤,烧伤膏应对突发情况。从一块冰、一杯水到一次托管、一句理解,点滴关怀汇聚成“累也不退”的战斗力。
组织的关怀,不仅有警保部们在烈日下建立起一条“红色供给线”,还有市局党委在后方托举的“红色港湾”。为解决民警投身安保攻坚战一线的后顾之忧,各级党组织打出暖心组合拳。

“不能让民辅警的娃娃成了没人管的留守儿童。”全市公安机关的暖心举措道出各级党委爱警暖警的拳拳之心。市局机关党委托管班开设“警苗家园”课堂,整合资源,开展警营文化小课堂、反诈小课堂、心理小课堂、禁毒小课堂等活动。针对参与活动少年儿童人数多、年龄跨度大的特点,根据年龄大小将其划分三个班级,托管班贯穿世运会安保关键勤务阶段。还为7月和8月份出生的9名小朋友过集体生日,送上定制款、具有警察元素的生日蛋糕,温馨的氛围让所有的师生和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和鼓舞。
盛会逢生日,祝福暖警营。在世运村A区、东部新区各赛场、执勤点,东部新区公安分局精心策划,为恰逢世运会期间过生日的民辅警、学警组织了集体庆生仪式,一场场战地生日简短朴实却充满温情。“感谢组织关怀,我会将这份温暖转化为动力,全情投入到世运安保工作中!”分局交通警察支队辅警冯均重说道。此外,东部新区“守护警苗”、监所支队的“警苗班”、站区分局的“多彩教室”、温江分局的“战时守护”、锦江分局的“警娃营”等暖心守护,让广大民辅警及其家庭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提质增效:科学用警赋能战力
世界运动会的聚光灯下,运动员挥洒汗水,而万千藏蓝身影正以另一种姿态守护这场盛典。在成都世运会安保战线背后,“爱警暖警”的温情与“科学用警”的智慧交织,成为筑牢平安基石的深层力量。

“分时段管控模式”以实时人流动线数据动态部署场馆及酒店警力;“亥时警务”依托警情热点分析,分层级、分区域投放夜间巡防力量,提升见警率;“可视化系统”20分钟化解大客流风险,无人机反制小组构建“空地一体网”秒级锁定“黑飞”目标;安检流程再造,单次人身检查压缩至30秒内,准确率达98%;排爆团队数十次全要素推演,细化到“换岗衔接时差”……大量警务机制创新和科技投入,用数据代替人海、以机制优化流程,让警力投向最关键处。

“以心暖警,则警心愈坚;以智用警,则战力愈强。”成都公安以爱警之举凝聚忠诚之魂,以科学之道释放警务效能。极大激发了广大公安民辅警强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针对世运村“AB双区运行”的复杂管理,经验丰富的王泳与徒弟陈益佳实施“AB角工作制”,分村定责,确保6千余名运动员“安全无感、服务有感”;刘柯作为机关警力下沉卡点执勤,既写方案也站口子,多岗位守护世运平安;联络尖兵刘弟超在开闭幕式部架起沟通桥梁,现场协调解决安检通道优化、人流路线规划等难题,让安保齿轮严丝合缝;夏毅往返60公里通勤路,以行军床为家,妻子默默支持;冯光宇55岁仍日行两万步踏勘社区,被群众亲切称为“老辈子”;王恒在成都东站日均疏导数万客流,苦练英语服务国际友人;李欣怡从校园民警转型世运安保,用“小黑妹”的黝黑肤色换来方案零漏洞……
他们的身影,是“平安世运”最坚实的注脚,助力成都继大运会后,再次圆满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