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金山区金山卫镇龙皓路与学府路交叉口,绿地东尚小商圈烟火升腾,往来车辆络绎不绝。但令人意外的是,这片曾因“停车难”饱受诟病的区域,如今却秩序井然,机动车与电瓶车按线停放,商铺门前再无“僵尸车”占道。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金山卫镇“多格合一”综合网格与商圈共赢委员会协同发力的成果。
过去,绿地东尚商圈因停车位不足、秩序混乱等问题,导致剐蹭事故频发、客商矛盾不断。附近餐馆老板华林回忆:“以前门口常有车一停一个月,堵得生意都没法做。”为解决这一难题,金山卫镇第二综合网格工作站召开专项会议,借助新镇街区商圈共赢委员会平台,召集居民区、商圈负责人、物业、派出所、城管执法队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对群众诉求进行“头脑风暴”,共商破解之策。既要满足停车需求,又要确保停车有序,还要赋予停车智慧。最终,一个停车场改造方案应运而生,仅用了一个月,就让绿地东尚小商圈实现了大变样。

电瓶车停放区域
“现在,我们这边划定了约60个停车位,也设立了电瓶车停放区域。从4月份正式上线运营到现在,平均每天机动车进出在400辆次,没有堵过车,大家感受都很好。”绿地东尚小商圈东尚生活馆负责人蔡辉表示。作为商圈共赢委员会的商铺代表,他也是这次停车场改造的主要发起者和实施者。蔡辉介绍,他在附近经营菜场、超市已经十多年,虽然大家都有停车管理的诉求,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切入、如何下手,“幸亏有了商圈共赢委员会,镇里多部门联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让占地“僵尸车”流动起来,让无序停放变成有序的行动自觉。这些变化都是金山卫镇整合党建、城运、综治、警务等网格资源,通过“多格合一”打破条块壁垒,构建“全域融合、多元共治”治理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金山卫镇通过“大小事分类议事”机制,将商户诉求分层处理,日常问题由商铺代表、街长及物业开展议事会讨论和决策,复杂难题由综合网格联动多部门“面对面”破局。目前,在金山卫镇第二综合网格的推动下,除了停车场改造,街区风貌提升、社区环境治理等各类实事项目也都有了着落。仅新镇街区通过商圈共赢委员会提交综合网格解决的问题诉求就有10件。在社区的围墙之外,街区治理也变得高效而温暖。
“未来,将借鉴绿地东尚小商圈停车场改造方案,推动包括古城新苑小区门口沿街商铺在内的停车场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大便利。”金山卫镇新镇街区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