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这个五一节,何沅的朋友圈依然高频更新着,主角并非山川湖海,而是她心爱的黑山羊。
六年前,“90后”何沅从国内知名企业辞职回到家乡泸州江阳区,从零开始养殖黑山羊,并创办了农业公司。短短几年,从一个不谙农业的“小白”,蜕变为专业靠谱的“新农人”,不仅将企业打造成四川省唯一具备黑山羊原产地出口资质的机构,还带动了500余名村民就业,不少人亲切地称她为“羊贵妃”。

何沅
“有人说做农业又脏又累,却认为这条路有价值,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吃的东西永不会被淘汰。”5月4日,何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未来将要带动更多村民养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自己一直步履不停。
从名企总监到家乡“新农人”
放弃高薪工作与“羊”结缘
1993年出生的何沅是泸州江阳区人,曾在国内一家知名采购企业担任总监。光鲜亮丽的写字楼、丰厚的薪水、精致的白领生活是她的日常写照。
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当时只有26岁的何沅在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无意间听到了当地政府宣传乡村振兴,并鼓励年轻人们建设家乡。后来,她又看到了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章,里面对回乡创业的案例和意义的阐述令她心潮澎湃,也使得她开始真正思考这件事。要知道,放弃当时高薪职位,回到家乡从事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
“我想做更有价值的事,不虚,说干就干。”在反复思虑和扎实的市场调研下,她毅然决然辞去了原本的工作,决心扎根家乡,选择养殖黑山羊,并创办了泸州晟堡牧业有限公司,开启了“新农人”的道路。

何沅在养殖场
她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心里充满了忐忑,毕竟最开始的团队仅有自己和母亲两个人,并且是崭新的行业,要让公司走上正轨,面临的问题远比自己想象得多。“知识储备不足、养殖场规模小且简陋、道路不便、处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不当、市场份额不够等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困难。”
涉足陌生行业面临重重挑战
推翻困难大山逐渐打开市场
但既然决定要做,要强的她就没想过退缩,将横亘在面前的困难一个个推翻。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道路问题,车子进不来黑山羊就运不出去。”她表示,当时通往养殖场的道路还是泥巴路,小车都开不进去更别说大车了。于是,她自掏腰包,花费了近30万整修道路。她回忆,当时光拉石头都拉了几千吨,每天一趟趟运输,最终将泥泞小道变成了平整的大路。
解决完道路问题,接下来就是改良养殖场地。“最开始羊圈太简陋了,场地又小根本不够发展,导致很多大订单来了我们接不住。”何沅感慨,因为受限于场地,没有实现规模化养殖,很多订单都遗憾错失。
这也让她定下了改变现状的决心。何沅表示,她立即向当地园区申请,批给了公司几千平方的规范化养殖场,并取得了农业相关资质。此外,她还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获得18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上千头规模的养殖场,并向外辐射,开辟了10个养殖基地,如今总规模达上万头羊。“这样我们就能承接更大规模的订单了。”
身为年轻一代,何沅深知,除了优化客观条件,变革农业技术才是核心,要让产品具备自身优势才能赢得市场。

何沅在工作
“我们创新了人工配种技术,大大提升了初产率。”何沅介绍,没有人工配种情况下,一只公羊一天最多配两只,采用人工配种技术,一天可以配60只羊,能满足大订单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农业产值,公司的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张,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等多地市场,何沅养殖的黑山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需求量逐年递增。
借助互联网打造个人IP
未来将创办羊肉加工厂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何沅告诉记者,回乡创业的价值就在于此。这些年来,她将带动村民就业视为使命,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免费提供种羊和技术指导,每年组织专家培训2000人次,农户养殖达标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目前,她已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共500余人加入养羊行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我也会借助互联网平台,分享养羊经验,目前累计播放量达5000多万。”她表示,自己建立了“羊妈妈”个人网络IP,利用互联网宣传推广黑山羊种养规范技术,拓宽羊肉、羊粪销售渠道,产品直供生鲜超市、羊肉汤锅直营店等,实现了订单式养殖。

何沅和黑山羊
关于未来,何沅充满了干劲和憧憬。“我正在计划开办加工厂业务,延长羊肉产品产业链。”她坦言,以前主要重点在养羊,产品也以活羊和羊肉为主,羊肉汤加工都是和三方公司合作。
“自己的产品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上,我总是觉得不靠谱的。”她表示,现在她正在筹办自己的加工厂,未来的将研发羊肉酱、羊肉汤、羊肉小吃等产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此外,还将继续拓展电商渠道,借助互联网让黑山羊走向全国,真正成为“致富羊”。

何沅在工作
(受访者供图)